9月5日,机械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王海栋在新福路校区多媒体教室为24数控技术1、2班学生,讲授题为《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》的形势与政策课,引导青年学子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,筑牢爱国报国信念。

王海栋讲授
《纪念抗战胜利 坚定民族信念》专题内容
课程中,王海栋围绕 “铭记抗战历史筑牢信仰之基”“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”“以史为鉴开创和平未来” 三个核心维度展开讲授。在 “铭记抗战历史筑牢信仰之基” 部分,他结合 “九一八事变”“卢沟桥事变” 等关键历史节点,系统梳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,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—— 从率先号召武装抗日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,到提出《论持久战》科学指引战局、开辟敌后战场牵制日军主力,再到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凝聚全民族力量;同时以 “满铁” 档案、南京大屠杀史料为佐证,强调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战略地位,以及中国军民伤亡3500 余万人、损失财产 5600余亿美元的巨大牺牲,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。
在 “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” 部分,王海栋深入解读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:以杨靖宇 “胃中只有草棉絮”、赵一曼宁死不屈的事迹,诠释 “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”;以平型关大捷打破 “日军不可战胜” 神话、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士气的案例,展现 “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”;以东北抗联军在冰天雪地中坚守、敌后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史实,传递 “百折不挠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”,并指出 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” 是抗战精神的核心,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。
在 “以史为鉴开创和平未来” 部分,他结合当前国际形势,解读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:强调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,批驳歪曲侵略历史、美化战争的错误言论;阐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,以及践行全球安全倡议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—— 从 “和平方舟” 号医院船服务37万余人次,到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惠及多国民生;同时明确 “台湾回归是二战胜利成果,《开罗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法理事实不容置疑”,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。
王海栋在课程中强调: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也是最好的清醒剂’。我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守护‘3500 万同胞伤亡’的历史记忆,传承‘四万万人齐蹈厉’的团结精神,在新征程上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、民族复兴的推动者、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。” 他勉励学子,要从抗战历史中读懂 “落后就要挨打” 的深刻教训,从抗战精神中汲取 “攻坚克难” 的精神动力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本次课程采用 “理论讲授+史料展示+视频片段+互动问答” 的形式。现场展示辽宁省档案馆公布的 “满铁” 档案复印件、《论持久战》早期版本等史料,播放平型关大捷、百团大战纪实视频片段;在互动环节,围绕 “抗战精神如何指引当代青年应对挑战”“作为思政 / 历史专业学生,如何传播正确抗战史观” 等问题,引导学生积极发言,现场氛围热烈。